夏加庚,原名夏添, 85后苏州人。自从大学选了工业设计专业后,他觉得自己一定会设计出全世界最好用的东西。他经常说要“设计振兴自主品牌”,“好的工业设计,可以振兴中华“。从一个大学生的美好愿景,到如今创业十年,夏加庚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
一个瓶盖式的节能灯,只需拧上一只塑料瓶,反复挤压就能将灯点亮,整个过程不需要电池。这是2008年刚上大三的夏加庚与同学合作设计的一款产品(bottle light),获得了当年的德国红点至尊奖。第二年,他本科还没毕业就开始了创业。“那时候没人、没钱、没地方,关键是没经验,太难了。”他说,刚开始没有办公场所,他和同学就在大学生创业园里找到了三个工位;没有电脑,就从宿舍把各自的电脑搬来。三个人、三个工位、三台电脑,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当时没有启动资金,只有等设计完,才能拿到钱。”十多年后回忆起来,夏加庚说,那时候的所谓的创业就是接一些设计类的散活,东一榔头西一棒,毫无章法。就这样,夏加庚坚持了一段时间,但觉得单纯的工业设计公司很难生存,必须与某个行业紧密结合。一年后回到苏州,他在厕所里遇到了一个机会。
苏州是一座旅游城市,公共厕所无疑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为了大力提升公厕环境,2012年有关部门开始广泛征集优秀的公厕设计。夏加庚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首先看到的是拖把。他说:“有些厕所里的拖把很脏,那地面就不可能干净。但如果经常洗拖把,就需要经常晒,要是直接晒在门口,又会影响市容。”于是,夏加庚给公厕拖把设计了一个拖把箱——一个透光又带通风系统的箱子。这样拖把放在里面,既能很快干燥,又美观不影响市容。
为了除去厕所里的异味,当年夏加庚是下了大功夫。他把流体力学的原理应用到厕所通风系统中,利用负压收集异味,同时利用光催化除臭技术,让异味彻底消失。事后他才知道,他们设计的是国内首套负压光催化+负离子新风除臭系统。“那时候没人想到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公厕里。”他说。
“光有好的设备还不行,厕所的日常管理必须跟上。”这是夏加庚比别人的设计思路更进一步的地方。苏州的公厕里都有一小间管理间,面积很小,供保洁人员使用。夏加庚说:“以前管理间里又小又乱又脏,保洁员的生活环境都这么差了,还怎么要求他们把厕所打扫干净呢?”为此,他在管理间里设计了一个可以折叠翻转的床。晚上拉出来可以睡觉,白天折叠后就是一张桌子。这样一来,原本狭小的空间就实用了很多,环境也整洁了不少。“这属于是诱导设计,诱导他们保持厕所的干净整洁。”
如今,夏加庚设计的公厕已经成了样板,拖把箱、折叠床这些设备也成了标配。“这些设计我们是有专利的,现在很多城市学了去,但我们不准备维权。”他说,这些设计确实是能给人带来更好的环境体验,就应该推广出去,大家共享,“抄作业”的人越多越好。
成功的公厕设计让夏加庚在创业上有了信心。不久后,相关管理部门找到他,想请他重新设计一个垃圾站。原来,姑苏区有个垃圾站紧邻居民区,产生的异味让周边居民受不了。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有关部门决定对垃圾站进行改造。
在改造中,他把厕所除臭的那套负压系统搬了过来,防止垃圾站里面的异味外泄。同时,他还给垃圾站特别定制了一扇自动的密闭门,垃圾车进去后,门会立即自动闭合,最大限度减少异味。“幸福生活,好环境至关重要。”夏加庚说,通过工业设计来改善生活环境,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
本以为这也是一个成功的设计案例。但夏加庚到日本考察学习后发现,这样的设计只能算是皮毛。国内用于垃圾处理的环境装备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关键是缺少好的技术。“那时候国外的设备都是全密闭的,我们的垃圾站都是敞开式的。”
夏加庚首先想到的是,要引进一些好的设备,好的技术。但很快,他发现这条路走不通。“国外的企业只是看中我们的市场,他们不会拿最新、最好的技术给我们。给我们的都是他们玩剩下的。”夏加庚说,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要搞自己的技术。
可以说,此时夏加庚的创业才正式开始。他遇到了与大学创业时一样的困难——没钱。但想要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科研投入寸步难行。他毅然把父母给他准备的一套婚房卖了。“都说先立业,再成家,当时卖了200多万元,全部投到研发里去了。”
除了资金瓶颈,还有技术瓶颈。夏加庚当时对标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环境装备技术。“我一定要做得比国外好,但要在最好的技术基础上再提高标准,难度可想而知。”夏加庚举例说,为了建造、分选机等重型装备,他们需要18米高的厂房、100吨的行车。但创业之初,根本没有这样的制造条件。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了突破制造瓶颈,创业之初夏加庚把苏州几乎所有相关的制造业企业都摸排了一遍。“哪家企业有什么能力,可以做哪个零件,我们建了个数据库。一个零件可能需要分三四家厂才能完成。做好后,我们再来组装。”夏加庚说,当初的这种“无奈之举“,却让他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下一步他们将基于多年的积累,依托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联合苏州地区中小机械制造企业打造“机械云工厂”。
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他制造出了全球最大的双轴,赶在国外企业之前开发出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重型弹跳筛。日本同行称他制造出的破碎分选线是亚洲最先进的。夏加庚说:“这是国外同行对我们的认可,我们自己的技术也能被国外顶尖的专家称赞了!”
当下,是一个技术的井喷期,谁都不能保证现在的技术能坚持很多年。所以,夏加庚认为,设计思维一定要超前。比如设计一个垃圾处理项目,目标是坚持30年不落后。这就需要把设计的底层架构做得扎实。然后在底层架构上,不断发展尖端技术。
“例如,整个垃圾运转、处理应该全部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我们要的是一个清洁、高效、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的一套系统。这就是项目设计的底层架构,在具体设备的开发中,就要坚持这个底层逻辑,然后再加上最新的科技。”夏加庚说,他们多年前就在设备中加入了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如垃圾站的清洗就用上了工业机器人;分选机中用了人工智能视频技术,可以将原来无法识别的木材、塑料分选出来。
夏加庚对于设计、技术和基础研究有着一股执着劲。他们近期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等单位合作,计划打造国际性的研发平台,在核心技术、基础技术方面进行尖端研究,进而打造尖端产业链。今年他们将在吴江区建立一个环境科学实验室,打造国际领先的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公司的定位是一个技术研发企业,不是商业公司,更不是为了赚快钱。我希望能做出一家’百年老店’。”
夏加庚本科期间的老师、江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邓嵘教授说,夏加庚在上学时就体现出了很强的开拓精神。在他的创业过程中,成功把设计思维、创新思维融入到了产业链构建中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晓佑当年是夏加庚读研期间的导师。他说,在夏加庚的理想中,要用设计思维的理念,引导创新发展,为大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做出贡献,直到现在依然不忘初心,坚持“设计振兴自主创新品牌”的创业精神值得赞叹!
发扬工匠精神、打造自主创新品牌,实现设计振兴,这是夏加庚从大学时就立下的志向。创业十年,他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他希望不久的将来能面向国际,自信地说:我们是中国国产品牌,我们的产品与技术是全球最好的,我们可以引领全球环境装备的发展潮流。
- 上一篇: 1000千伏环保型GIL设备通过全套型式试验
- 下一篇: 引入AI智能分拣 固废再生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