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期浅旋耕和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使用传统的小麦播种机耕地整地播种质量不高,影响小麦产量。从去年开始,在省农科院科技团专家的指导下,不少种粮大户纷纷将老式小麦播种机更换成新型‘拱地龙’精量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一体机,播种质量大大提升,今年小麦产量得以增产。”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种植大户韩大朋告诉记者。
韩大朋口中的“拱地龙”来自以生产小麦复式播种机械为主业的泗县农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为了解决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播后不实、缺苗断垄、穗数不足等问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栽培团队主动与该公司对接,经过五年多的合作研发,发明了这款名为“拱地龙”的精量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一体机。该机具集施肥、旋耕、播种、第一次覆土和第二次等六道作业工序一次完成,减少机械反复下地作业,仅在整地播种环节就可将成本降低25元左右,实现节本轻简;耕深达15厘米,耕深稳定性、碎土率及播种均匀度较行标分别提高6%、31%和10%,有效解决因耕整地播种质量不高导致缺苗断垄的问题,适宜安徽各大小麦产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只用了6分钟,一台大型播种机就一次性完成整地、施肥、播种、四道工序,轻松播完一亩小麦。在秋种演示现场,这台新型旋耕施肥播种机的“不凡身手”吸引了众多目光。“普通的播种机只能播种,而这台新型旋耕施肥播种机,可以一次完成多道工序,节省一半以上的人工和机械作业成本。整地播种成本由之前的每亩100元下降到40元左右。”泗县端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姬启智告诉记者。
“这些年秸秆禁烧以后,大量秸秆都被粉碎还田。种小麦时常常就会遇到播种机压不实、农民需要多次工序才能种下麦种的问题。种粮农民在现实中遇到了难题反馈给企业,我们就与科研院所积极对接,与科技专家共同摸索改进完善农机。”泗县农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德阳向记者介绍了发明这款农机的初衷。
2018年,张德阳与农科院作物所签订科研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筹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皖北农机农艺融合创新中心”技术平台。双方围绕皖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特点,重点开展作物丰产栽培、农机装备研发改型和农机农艺融合等创新技术研究,联合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件、省地方标准2项,共同承担新装备、新模式、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在安徽、河南、江苏等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其中,已经研发成功的“拱地龙”小麦旋耕施肥精量播种一体机,具有碎土效果好、播种深浅一致、播量精准、紧实等优点,满足了沿淮淮北地区实现小麦高质量播种的要求,体现了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安徽省农科院连续多年在蒙城县、泗县、凤台县、舒城县等地召开小麦智能施肥播种机现场演示会,得到了广大小麦种植大户的认可,年均销售量突破1500台,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年播种小麦面积达到1000万亩,促进了小麦全程机械化、规范化技术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助力小麦丰产丰收。
这款旋耕施肥播种机的核心攻关技术有三处:一是再输出轴二次旋耕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解决了旋播机易墉堵、卡死的难题,主要应用在2BFG系列旋耕施肥播种机产品上。二是旋耕机刀轴防缠绕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解决了旋耕机主刀轴易缠绕秸秆的行业性难题,主要应用在2BFG系列旋耕施肥播种机、1GKNM系列双轴旋耕机、1GKN系列旋耕机;三是不缠绕不拥堵下种机构技术,解决了开沟器易缠绕秸秆异物,开沟器间易墉堵的难题。
“我们和农机企业联合研制的新型旋耕施肥播种机经过反复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是第7代产品。”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作物栽培室主任曹承富表示,这种新型旋耕施肥播种机和专用保持性复合肥的推广应用,可有效解决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技术难到位、砂姜黑土地难整、秸秆还田旋耕不实以及播种质量难以提高等问题。通过农机农资与农艺的深度融合,该机械能够切实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为安徽小麦大面积持续稳定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以前播种遇到草多、地烂(潮湿)的情况,普通播种机根本无法作业,现在即使在玉米秸秆未砍掉的情况下,新型旋耕施肥播种机也能一边破碎秸秆还田,一边施肥,一边整地,一边精准播下麦种,同时对播下种子的土壤进行,一气呵成地完成多个播种工序。”在泗县农机化管理服务中心工程师周光明的指挥下,播种机只用了10分钟,一长满玉米秸秆的土地就完成了小麦播种,高大粗壮的玉米秸秆则被打得粉碎,均匀地散落在地里。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所长杜世洲介绍说,这款农业机械具有多种功能:一是一机当多机用,即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水稻旋耕施肥播种机、大豆旋耕施肥播种机;二是复式作业功效高。一次可完成旋耕、灭茬、碎杆、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二次旋耕多项农艺要求,既可在玉米、大豆直立杆地、高水稻茬地、秸秆粉碎地、根茬浮草地、根茬地播种小麦,又能在高麦茬地、秸秆粉碎地、根茬浮草地、根茬地播种水稻、大豆;三是技术含量高。采用宽幅带播,使作物群体结构得到合理调配,增强通风透光能力、抗倒伏能力;四是通过能力强。独特的专利设计开沟器(下种器)结构和清堵刀轴,能确保机具极强的田间通过性能。
据悉,科技特派团不仅在泗县以“拱地龙”精量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一体机作为小麦高质量耕播技术的载体和提高播种质量的重要抓手在全县示范推广,而且还在安徽沿淮淮北、江淮之间及沿江三大麦区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为各地小麦播种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全省小麦产业发展相协调。据介绍,“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农科院小麦栽培与耕作团队针对该省小麦生产科学施肥与规范化播种等关键技术落地难的现状,利用自有技术成果,加强与肥料、农机等企业合作,充分发挥技术物化优势,联合研制了小麦专用保持性复合肥和旋耕施肥播种机。下一步团队还将研发设计小麦智能化施肥播种控制系统,实现种肥降落与农机前进同步、施肥播种精确定量化控制等功能,构建“旱地小麦精确定量立体播种、稻茬小麦精确定量一体化播种”的农机农艺融合创新体系。
- 上一篇: 铝合金止一种不同类型设备价格有差异
- 下一篇: 引入AI智能分拣 固废再生更高效